2020年1月26日,根据各级工作部署,宝鸡市卫生监督所疫情防控公共场所组成立,2月26日,该工作组已经在全市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连续工作“满月”了。下面,请跟随笔者,“盘盘”他们做的“那些事”。
快速架构,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杜长绪所长为技术指导,许文革副所长总负责,王志强副所长为组长,卫生监督一科(公共场所科)冯建斐科长为联络员的公共场所疫情防控领导机制,组建由卫生监督一科、综合办公室、稽查法制科、许可审查科全体人员为成员的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组,重点做好市管98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疫情防控宣传指导监督工作和县区公共场所指导监督检查的技术指导,完成省监督中心、市卫健委安排的其他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工作任务。
超前研判,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一级响应启动后,他们将市管公共场所单位按地域分成两个片区,将公共场所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由一线监督经验丰富的科长任小组长,采取新老搭配、专业交叉的方式,对人员进行合理编组,按专长分配工作任务,构建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高效工作格局。
精准指导,助力防控措施落实。从类型上,将公共场所区分为商超类、宾馆类、场站类、特殊类四个类型,从员工顾客健康管理、场所消杀、空调使用、防控宣传、制度完善、资料规范、实操要领等方面进行分类别、有重点的指导。从防控难度上,按人员密集程度、场所管控难度、营业状况进度区分为从严督导、重点关注、常态检查三个等级,将有限的监督力量放在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时机和重点内容上。
多措并举,突出监督指导重点。前期,为全面掌握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营业数量、员工在岗数量、顾客接待数量、防控物资储备数量和防控措施落实质量等第一手资料和实际情况,迅速开展“全面摸底行动”,第一时间掌握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手现状资料,并下达指导性监督意见书。在摸清底数后,展开“精准督导行动”,对防控措施落实有漏洞、防控物资准备不充分、防控风险较大的公共场所 ,做到密切关注、随时督导、现场整改,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结合疫情发展,对新情况及时通报,新问题立即解决。
理清思路,分类做好防控督导。针对为保障民生而正常营业的超市,重点督导人员体温检测、出入口分离、防控措施宣传提示、场所消毒、重复使用的公共用品消毒、员工健康状况检测管理、通风及空调运行等方面;对半营业的宾馆等单位,重点宣传各级防控命令和通告,督促和指导落实防控措施,强化其主体责任意识;对自行停业和按要求停业的公共场所,通过电话、微信、QQ业务群等方式及时了解动态,第一时间将有关防控要求和行业防控规范推送给法人(负责人)和业务主管,对停业期间的防控工作进行远程指导;对集团型、连锁型公共场所,以约谈管理部门、培训业务主管的方式,督促其利用内部管理机制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对按要求复工的公共场所,采取开业前指导培训、开业时现场督导的方式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及时梳理,确保监督检查效果。疫情防控任务在不断变化,监管单位情况也在不断变化。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只有不断研判总结,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一个月来,公共场所组召开工作部署会、形势分析会、业务学习会等6次,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讲评,对工作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会诊”,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超前研判,取得了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