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新闻信息
  4. 市县动态
  5. 详情

【延安】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提升用人单位监管效能

时间: 2022-09-05 |来源:

子长市卫生监督所坚持以保障劳动者健康为中心,以职业卫生“信用+综合监管”为抓手,深入开展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有力推动职业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开展多样化培训宣传,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意识。一是培训班集中学:组织煤矿等重点行业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共计150余人参加的专题培训班,邀请省市专家就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内容和新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培训,增强了各用人单位对职业健康、职业病防治的认识。二是进企业广泛学: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契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走进各用人单位,以专题讲座、故事分享、发放宣传资料、动员劳动者参与职业健康知识线上有奖问答等方式,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三是示范企业引领学。以健康企业、健康达人创建为切入点,以“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作业场所布局合理、职业防护安全有效、资料档案齐全完整”的标准,推荐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作为“职业健康示范企业”创建单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引领带动其他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健康企业创建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职业健康、关爱劳动者职业健康的良好氛围。

瀛愰暱1.png

二、推进分级监管工作,稳步落实用人单位职业健康责任。子长市是陕西省职业卫生“信用+综合监管”试点市,通过企业自查自纠、现场量化评分、结果公示应用三步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一)自查自纠查摆问题。各用人单位对照检查标准全面如实开展了“信用+综合监管”自查自纠,在本单位醒目位置公开职业卫生“信用+综合监管”承诺书,对标职业卫生监督量化评分标准,切实找准和整改本单位在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内部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每项工作的责任科室、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并明确了完成时限和具体要求,共收到各用人单位“信用+综合监管”自查报告21份。(二)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在各用人单位自查自纠和初步整改的基础上,我所共出动监督人员94人次、车辆26台次,依法对用人单位开展了自查整改验收和现场量化打分,第一批次评级A级(优秀)2家、B级(守信)9家、M级(一般)4家。针对存在的问题,卫生监督人员均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并要求限期整改。(三)结果应用注重实效。我所高度注重“信用+综合监管”评价结果的应用,2021及2022年职业卫生量化评分结果均已在陕西卫生健康执法监督公众号、延安市卫健委、子长市人民政府网站公示。

瀛愰暱3.png

三、强化监督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一是强化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加强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全面督促用人单位按时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真正做到底数清、责任明、监管严,目前全市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用人单位37家,全市重点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项目申报率达到100%,2022年对2家未进行年度更新的用人单位要求限期完成整改,并进行了行政处罚。二是大力推进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落实。通过与经发、审批等部门信息共享加强了对建设单位的摸排监管,主动提前指导督促3家建设单位依法落实“三同时”相关工作,确保“三同时”工作不弱化,强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三是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执法监督。针对辖区存在粉尘、噪声、化学毒物等职业病危害的重点企业,执法人员走进企业的生产车间,了解生产工艺、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并重点查看企业的机构设置、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职业病危害告知、工作场所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责任制,落实防治主体责任,开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加强防护设施设备维护管理,配备合格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强化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职业卫生宣教培训。2022年对子长市26家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查,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30份,对规定时限内未完成整改的5家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11.1万元,督促26家企业建立、完善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规范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各项工作。

瀛愰暱4.png

下一阶段,将严格按照《延安市职业病防治规划 (2021—2025年)》要求,以“四个狠抓”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管效能。一是狠抓学习,加强职业健康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周一周四”例会学习制度,进一步提高职业健康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是狠抓基础,切实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摸排。继续开展职业健康状况调查摸底,掌握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基础信息。三是狠抓整治,扎实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紧盯省市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各项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工作步骤,保障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切实推进专项治理取得实效。四是狠抓监管,督促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紧抓“三同时”、企业培训、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和防护措施落实五个重点方面,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督促企业切实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