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应当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

时间: 2016-06-15 |来源:

    食物可以分为谷类(米、面、杂粮等)和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和坚果(大豆、其他干豆类、花生、核桃等),蔬菜、水果,纯能量食物(动植物油、淀粉、糖、酒等)等五类。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类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400克的谷类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这三类食物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富含膳食纤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要吃到30克以上的膳食纤维,但多数人摄入不足,这易导致便秘、血糖升高、肥胖等问题;二是维生素C含量高,能提高免疫力,让血管和皮肤更有弹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三是富含钾,钠离子含量低,有利于调控血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
细粮和粗粮大多在饮食中担当主食角色,细粮是指经过精加工后的成品粮,具体指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的口感好,但是加工的过程使得细粮丢失了部分营养,如膳食纤维。而这些营养素在粗粮中较为完整保留下来。粗粮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事实上,吃粗粮有着诸多你想不到的好处。
    荤素搭配是为了获取各种身体所需的维生素。维生素的种类非常多,最常见的是维生素A到E,人体也就是这5种维生素最容易出现平衡失调。素食和荤食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只不过含有的种类不同。事实上人体对于不同种类的维生素所需要的量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营养均衡要求,早餐可以鸡蛋、牛奶、面包、豆浆、果汁等速食成品为主;午餐可以瓜果蔬菜类、大豆及其制品类、鱼肉禽蛋类等三类食物为主;晚餐的摄取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0%。
    食物多样化的好处:
    1、营养素摄入更均衡(尽可能多选择食物品种,最好能做到每天5种蔬菜(其中一半深色蔬菜)、2种水果、1个蛋、1袋奶、1份肉,以及五谷杂粮共20种以上食物种类,这样能得到充足又均衡的营养);每种食物都含有至少一种营养素,而每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种类、数量都不同,只有通过选择多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又不过量。
    2、吃得更安全(什么都不过量,风险分散,饮食更加安全);
    3、营养素互补(如谷类+豆类,使蛋白质利用率得到提升);
    4、丰富餐桌内容(种类繁多、口味各异、色彩丰富,吃饭要“好色不专一”);
    5、可使营养素发挥协同效应(如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含铁食物,可提高铁的吸收率);
    6、混合膳食降低血糖上升速度,有利控制血糖稳定;
    7、有利于控制总热量,尤其适用于要控制体重的人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