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时间: 2016-06-15 |来源: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品污染、科学选择和储藏食品可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把生、熟食品分开,例如用切过生食品的刀再切熟食品,盛过生食品的容器再盛放熟食品,熟食品就可能被生食品上的细菌、寄生虫卵等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生熟食品要分开放置和加工,避免生熟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
  除了存放要分开外,处理生食物要用专用器具。家中应备两把菜刀、两块案板,两套容器,并分开使用、设法标记避免用错。浸泡过生肉的水也不要溅到烹饪过的食物和即食食物上,避免可能的污染。
  食物要完全煮熟。适当的烹调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致病性微生物。因此在对食物卫生状况没有确切把握的情况下,彻底煮熟食物是保证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手段,尤其对于肉、禽、蛋和水产品等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食品。
  熟食或者隔顿、隔夜的剩饭在食用前须彻底再加热,这样可以杀灭储存时增殖的微生物。但如果发现食品已经变质时,则应弃去,因为一些微生物产生的毒素靠加热是消除不了的。
    瓜果、蔬菜含多种营养成分,有的可以生食。生食瓜果、蔬菜可以减少在熟制过程中热对其营养素的破坏,尤其是维生素等怕热营养物质的损失,并保持了果蔬的原色原味,增加了食欲。但瓜果、蔬菜由于在种植、生长过程中浇水、施肥,以及采集、搬运、存放、销售过程中,多次与外环境接触,其表面不可避免地会被各种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寄生虫卵等污染,也可能附着有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因此,生吃瓜果、蔬菜前,必须对其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去除农
药、微生物及寄生虫卵等有毒有害物质,以保证食用的卫生安全。
   瓜果、蔬菜清洗主要采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流水清洗的方法,经过反复用清水冲洗至感官上清洁为止;消毒则多采用食品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用流动清水把消毒液冲净。浸泡时应注意消毒液浓度和浸泡时间,按消毒液使用说明上规定的浓度和浸泡时间使用即可保证消毒效果。
    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食品为什么会变质?食品变质是指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食品质量发生变化,食用价值下降,食用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应该讲,食品从收获、屠宰、制造起,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质量就开始变化,绝大多数是质量向不利的方向变化,即变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这个变质过程可以发生变化得极为缓慢:如干燥状态的谷物,冰冻的肉类;但有些则会迅速变质,像阳光照射的牛奶;置于40°C下的鱼。
    导致食品变质的内在因素是食品本身存在的酶,食品在收获或屠宰后的一段时间内,酶还有一定活力,仍能催化某些新陈代谢反应,引起质量变化,如蔬菜水果的衰老、土豆发芽及肉类的自溶。这些变化可以引起食品感官指标恶化,营养质量下降甚至会产生有害物质而不适合食用。食品腐败变质就是食品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分解过程,其程度常因食品种类、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其它条件的影响而异。
    食品变质的外部因素是受到污染,污染微生物和化学品等,这些污染物本身可能有害,也可能产生有害物质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这就是食品污染。食品受微生物污染后往往会导致酸败,这是食品变质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如腐败的肉、鱼、禽、蛋;霉变的粮谷类;溃烂的蔬菜水果;变“哈喇”(酸败)的油脂等等。
   这些腐败变质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首先带有使人难以接受的味道;其次,营养价值显著降低;第三,可引起食物中毒。所以,变质的食品坚决不能食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