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预防

时间: 2016-06-21 |来源:

    1.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科学依据: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疾病,对健康危害严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饮酒等,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最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健康行为:
    (1)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血压病人要保持血压平稳,防止血压水平波动过大。
    (2)预防和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病。
    (3)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4)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
    (5)戒烟限酒。
    (6)减轻体重。
    2. 及早识别和发现脑卒中,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及时治疗。
    科学依据: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一般很轻微,或只是持续很短的时间,例如几分钟或数小时,这往往是一个预警信号,预示着真正的脑卒中将在短期内发生,所以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尽早处理。
    健康行为:
    (1)出现以下症状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脸、手或腿部乏力或麻木,口眼向一侧歪斜。
      • 讲话或言语理解困难,口齿不清。
      • 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不清。
      • 行走困难,头昏眼花,平衡或协调丧失。
      • 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
    (2)出现症状,应保持镇静、停止活动,病人平卧,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怀疑脑卒中,应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应用止血剂等药物。
    (4)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运送到医院,切勿抱、拖、背、扛病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