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的简介
维生素D的发现是人们与佝偻症抗争的结果。维生素D(vitamin D )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目前认为维生素D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VD2(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有以下三点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作用疾病
美国科学家一项为期40年的研究发现,每天服用一剂维生素D能把罹患乳腺癌、结肠癌和卵巢癌的风险降低一半。阳光照射在皮肤上,身体就会产生维生素D,这部分维生素D占身体维生素D供给的90%。
癌症专家说,有关这种"阳光维生素"防癌作用的证据十分充分,公共卫生部门必须采取紧急行动提高人们体内的维生素D的水平。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维生素D可能对身体极其有害。据认为,心脏病、肺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形成都与缺乏维生素D密切相关。维生素D的作用不可低估:
1.心脏病:维生素D可降低对胰岛素的耐受性,而胰岛素耐受性是导致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2.肺病:肺部组织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修复和"改造",由于维生素影响多种细胞的生长,它可能对肺的修复过程起到一定的作用。
3.癌症(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据认为,维生素D对调节细胞繁殖起到关键作用-癌症患者体内则缺乏这种调控机制。因此,通过防止细胞过度繁殖,维生素D就能预防某些癌症。
4.糖尿病:在Ⅰ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统会杀灭人体自身的细胞。科学家认为,维生素D可起到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他们认为,它也许能防止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维生素D可起到免疫抑制剂的作用
5.高血压:维生素D为颈部甲状腺上的副甲状腺所利用。这些腺体分泌出一种调节体内钙水平的激素,钙则帮助调节血压,但科学家尚未完全理解这一过程。
6.精神分裂症:患精神分裂症的几率大概与出生前几个月的日照情况有关。缺乏日照可能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科学家认为,这会改变胎儿大脑的发育。
7.多发性硬化:缺乏维生素D会限制人体产生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这是维生素D3的一种激素形式,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它的缺乏可能提高患上多发性硬化的风险。
8.佝偻病和骨质疏松: 维生素D可坚固骨骼,预防儿童佝偻病和老年骨质疏松症。
美国科学家评估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几乎每篇讨论维生素D与癌症两者关系的论文后说,要保持身体健康,每天需服用1000国际单位(25微克)的维生素D。他们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上撰文说,维生素D缺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与此同时,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人患某些癌症的风险越来越高。这两种现象合并起来看,意味着维生素D缺乏或许是每年数千患者因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和其他癌症过早离开人世的原因。这些科学家建议的维生素D摄入量是美国维生素D建议摄入量的2.5倍。英国没有官方的建议摄入标准,但每年从10月到次年3月的短暂白昼和漫长黑夜意味着冬去春来时60%的英国人体内维生素D不足。
9.维生素D可降低女性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根据新的研究,维生素D可降低女性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研究者从两项新研究发现,与摄入足够维生素D的妇女相比,没有摄入足够维生素D的妇女在患认知障碍和智力下降方面的风险更大。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人们主要从富含脂肪的鱼类、黄油、奶酪和强化牛乳中获得。在阳光下,身体自身也能够可以产生维生素D。研究发现维生素D摄入量低的女性在认知能力下降方面的风险更大。Slinin和她的研究团队分析了参与整骨骨折研究的6257名女性的维生素水平。这些妇女也参与了被称为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的心理能力测试。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D水平低的妇女每毫升血清中不足10毫克维生素D,这是患有认知障碍的底线,维生素D水平低或低于每毫升20毫微克的妇女,其中有认知障碍的妇女与智力下降的高风险有关。
10.预防蛀牙:维生素D可以有效预防蛀牙
美国科学家一项新研究表明,维生素D不仅能提高骨强度,还可以防止蛀牙。
研究回顾了 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有关这个主题的临床试验,涉及大约有3000名来自几个不同国家的年龄在2岁至16岁之间的儿童,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与蛀牙患病率降低有关。
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瑞典进行的试验分析研究,孩子们要么被给予富含维生素D的鱼肝油或其他产品,要么暴露在阳光下。结果发现,维生素D确实降低了蛀牙患病率。
但Hujoel提醒说,对这项研究的回顾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要小心解释这个系统的回顾信息。这个试验的弱点可能导致结果存有偏见,因为大多数的试验参与者生活在不同于今天的时代"。
维生素一直和许多健康益处相关联,先前的研究表明,摄入较高维生素D的老年人骨折风险降低。其他的研究显示,服用维生素D和钙会延长寿命,饮食中维生素D不足,可能会导致东亚抑郁症。维生素D可以维持情绪波动幅度,防止更年期的女性体重增加。
维生素D的缺乏
除了宝宝要补充外,大家也不要忘了自己,因为大多数中国人都缺VD。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
皮肤可以合成 VD,但是必须要有紫外线。
季节、纬度、肤色、年龄、空气污染等,都会对 VD 合成产生影响。例如很多人,每天上下班披星戴月,平时窝在屋里「晒灯光」,偶尔出门对阳光也是严防死守......皮肤也很无奈啊。
见不到太阳,能不缺 VD 嘛!
如果一直不重视补充 VD,可能会引起很多麻烦:
1.儿童缺 VD
佝偻病多发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和骨骼的变化。神经精神症状上表现为多汗、夜惊、易激惹。骨骼的变化随年龄、生长速率及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等因素有关。可出现卢骨软化、肋骨串珠等,还可能会造成站立和行走困难,还会增加哮喘、1 型糖尿病、食物过敏和孤独症的发生风险。维生素 D(VD)对于钙的吸收有重要意义,通常医生会建议宝宝出生数日后开始补充,越早越好。
2.成年人缺 VD
骨软化症多发生于成人,多见于妊娠多产的妇女及体弱多病的老人。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肌无力和骨压痛会增加骨软化症,高血压、肥胖、2 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多发性硬化、精神分裂症的发生风险。症状包括骨头和关节疼痛,肌肉萎缩,失眠,紧张以及痢疾腹泻。预防成年人的软骨病维生素D主要用于组成和维持骨骼的强壮。它被用来防治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症,关节痛等等。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通过添加合适的维生素D和镁可以有效的提高钙离子的吸收度。
3. 中老年人缺 VD
骨质疏松、骨折、肌病、认知功能障碍等的发生风险会增加,也更容易摔倒。
4. 孕产期缺 VD
孕妇子痫前期、细菌性阴道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和宝宝早产的可能性都会增加,还会影响宝宝在子宫内的发育。
真是所有人都中枪......
中毒症状
维生素过量造成的主要毒副作用是血钙过多,早期征兆主要包括痢疾或者便秘,头痛,没有食欲,头昏眼花,走路困难,肌肉骨头疼痛,以及心律不齐等等。晚期症状包括发痒,肾形矿脉功能下降,骨质疏松症,体重下降,肌肉和软组织石灰化等等。
世界前沿
世界各国关于维生素D的报道:
*医学分析表明,将维生素D摄取量增至1000 IU /d 可能降低结肠癌和乳腺癌的患病几率50%。
*男性摄入维生素D 400 IU /d 可大幅降低患多种癌症的几率,包括胰腺癌、食道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孩子在生命的第一年期间每天摄入2000 IU的维生素D,在30年随访期间1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80%
食物推荐
进行户外活动,只要人体接受足够的日光,体内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除强化食品外,通常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动物性食品是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海鱼、蛋黄、牛奶、肝脏。这些都是 VD 不错的食物来源。推荐每天 1 两鱼,1 个鸡蛋,1 袋牛奶,偶尔吃点肝脏。
香菇、银耳、木耳等菌类。它们虽然不起眼,但人家的 VD 含量其实很优秀,还能提供膳食纤维。每天适量多吃点,健康又美味。
不过,天然食物的 VD 含量往往有限,例如一个蛋黄中只有 25 IU(国际单位),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对 VD 的摄入量建议是:0~64 岁的人(包括孕妇乳母),每天应摄入 400 IU;65 岁及以上的普通人,每天应摄入 600 IU。
这个量,只靠吃天然食物可能不太够,可以选择吃一些「强化 VD」的食品和补充剂,例如强化奶类和强化谷物等。另外,建议想要保护骨骼健康的人,可以在补充 VD 的同时也适量补补钙。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看了前面的内容,有人可能正在琢磨「多吃点补充剂」……快点把这种想法从脑海里扔出去。
VD 补得太多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可能会中毒,适量就好。
心动不如行动,就从今天开始,多吃点富含 VD 的食物,吃完约着好朋友,一起出去散散步吧。